蜀河为古蜀国所在地,汉时置县,中兴于明代,富贵于清朝中末,续写的是汉江黄金水道上的传奇,因其所在地域优势,就是鄂、陕、川三地物流交汇的重要中转集散之地,物流的疏通,带来文明的融合,各地商贾接连不断,修建会馆,成为各地乡党们拉帮结派、倾听乡音的场所。
蜀河古镇就像藏在深巷里的一位女子,纯洁、质朴、干净、神韵十足,一旦你来,她是你的独爱,也是一个旅行的好地方。
这座古镇,很少有人知道她,她在汉江的源头,秦头蜀尾,详细的说,坐落旬阳县太极山城以东53公里处,北倚巍巍秦岭,南傍依依巴山。挟汉江而携蜀河,东与仙河镇、冷水镇接壤,南与白河县毗连,西与棕溪镇、关口镇接壤;北与双河镇相接。在开发南水北调期间,才发现了这座地地道道的古镇。
古镇坐落蜀河、汉江两水交汇处,原为两省三县交通枢纽(北上关陇,南下湘鄂,西达川渝,东进华夏)及汉江上游黄金水道上的商贸重镇,向来帆樯林立,商贾聚集,商贸兴旺,且江河交汇形似汉口,古称“小汉口”,属旬阳商贸最为兴旺的集镇。蜀河,传说因蜀王、蜀冢存此而冠名。古镇因商而兴,有“八大字号”、“六十九家商铺”闹红蜀河之说。
黄州馆,也叫护国宫,正门上方竖书“护国宫”三字,两头别离书写“金墉”“玉局”。中柱、边柱各用青瓷片嵌对联一副。黄州馆为传统宫殿式格式,并具有稠密的南派修建风格。全部殿宇均为清代砖木结构修建,旖旎漂亮,且不失庄重大方。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二年(1874)。正殿面阔11.65米,进深7.69米硬山式房顶。左侧山墙有石碑一通,记载顺次修建的通过,笔迹明晰,保存无缺。
黄州馆原名帝主宫,为黄州客商聚居的会馆。据资料记载,黄州馆前后分三次建造。始建于乾隆中叶,由在蜀从事商业贸易的黄州籍商号、帮会顺次兴修,后阅历几代人百余年努力,始得完结。初创时仅正殿三间,后于道光二十七年开工,历时两年修成拜殿,同治十二年起又“刻角丹楹”“几费运营”“罄数千金”而修成乐楼及门楼。蜀河黄州馆是健康境内规模最大、工艺最为精巧的南派宫殿式修建,其耗资非常惊人。从碑铭浩繁的落款能够看出,参加集资者除在蜀河的黄州籍客商、字号外,尚有湖北康家湾帝主宫、老河口帝主宫及老河口蜀河帮,合计商户不下二百家。这不能不让人对当年蜀河商业的昌盛面长叹。
乐楼门枋刻有浮雕,天花板作八卦装修,两侧柱顶各有一只凤凰木雕,绘声绘色。乐楼前台没有山墙,便于观众从正面、旁边面观看表演。整个乐楼上下错落有致,翼角堆叠,构思奇妙,制造精巧。
黄州馆门楼与乐楼相连,实际上为乐楼后墙的随墙门。门面饰作三重檐牌楼,正楼高10米左右,大门额枋为石雕,门前有对称抱鼓,抱鼓双面别离雕刻着四种祥鸟瑞兽。
乐楼门枋刻有浮雕,天花板作八卦装修,两侧柱顶各有一只凤凰木雕,绘声绘色。乐楼前台没有山墙,便于观众从正面、旁边面观看表演。整个乐楼上下错落有致,翼角堆叠,构思奇妙,制造精巧。
你或许听说过一个成语:歪门邪道。就出自这儿。
保存无缺的古镇石门。
保存无缺的青砖黑瓦,向人们诉说着旧日光辉的岁月。
乾隆年间的石木结构修建,仍然保存无缺。
你猜,这是什么美食?对了,这就是地道的花馍中的一种。逢年过节,成婚生子办满月,都会依据你的需求,给你制造林林总总的图案。
传统节日,都会看到传统的节目。元宵节期间,烧狮子成为走街串巷的保存节目,祈求来年安全、兴旺。
我在这儿等你。你若不来,我会逐渐老去.....